• 人民日報出版社

    《跟著課本去旅行》 曉晴 著

    O1CN01EHeV2E26nOjNuTwpK_!!2208491187706.jpg

    【推薦理由】

    《跟著課本去旅行》一書,以人民教育出版社、江蘇教育出版社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小學、中學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地域風光、歷史名人、文化古跡、山脈河流及世界文化遺產為著眼點,精選數十篇與之有關的內容,以省份為單位,將這些內容串聯起來,形成數十條貫穿全國的、與課本知識相關的旅游出行重點觀賞線路。與此同時,本書也以全新的閱讀視角貫穿每篇課文的知識點,讓孩子可以進一步理解課文背后的故事。

    《跟著課本去旅行》一書選取現行《語文》《地理》《歷史》課本作為編寫的基礎和依據,是因為這些學科是人文熏陶和人文積淀的基礎,它們能給予人基本的文化修養,促進人的精神發展,為學生開拓視野,了解世界文化、科學、藝術、人生和社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。這些都是人們成長和進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。

     本書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現實版教材,倡導由課內到課外的全新參與性活動。本書通過旅行與課本中相關內容的結合,可以促進孩子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成長,對孩子的世界觀、價值觀、思維方式、創新能力、開拓精神及處事方法的形成都有很好的啟發、助推作用,讓孩子在跟著課本去旅行的同時,把文明素養內化為自覺行動,在行走中感受到文化的八面來風,從而汲取人類豐厚的精神營養。


    【家長的話】

      作為家長,我特別感謝曉晴,在她的體驗中,在她的筆下,旅行已經不僅僅是游山玩水的視覺感受。她帶著孩子,孩子帶著課本,她們母女將教育與旅游有機結合后,呈現給我們一本如此有參考價值并極具操作性的《跟著課本去旅行》,這何嘗不是我們做家長的幸運。 

      在曉晴優美的文筆中,我不但領略到各地的秀美景色和風土人情,同時也對作者和女兒那種流自內心的真實感受產生微微的觸動,其中的“觀點提純”更引發了我的深思。對于教育,曉晴有其獨到見解,她認為,旅行是孩子獲得興趣、情感、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徑。陶行知老先生曾說過,作為一名教師,“要教人求真,首先要教己求真,求真的知識、真的本領、真的道德”。要想求真,就不能只執著于課堂,執著于書本,要把籠中的“小鳥”放到大自然里,讓他們任意飛翔,把學校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里,要先能做到“生活即教育”,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,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。是的,曉晴是在真正地踐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。 

       現如今,很多學生家長也意識到了旅行的意義,期望孩子能在旅行中認識世界、學習知識、放松心情,于是精心安排,提前給孩子灌輸相關歷史地理知識,并強制要求孩子寫旅行日記等??墒腔貋碇?,他們與我交流,說收效甚微,孩子不僅沒有收獲,反而對出游有了抵觸情緒。對此,我一直沒有合適的建議,但看了曉晴的文章后,關于旅行,關于教育,我有了全新的認識。 

      首先,曉晴和她女兒的每一次出行都是有針對性的。女兒喜歡秦漢史,那就去看兵馬俑,一睹大國遺風;女兒向往高原凈土,那就去西藏古城,接受佛法虔敬的洗禮;女兒喜歡《道德經》,那就去三門峽,與圣人先哲隔空對話......這些地方都曾出現在語文課本里,孩子對它們已經有了初步了解,不至于完全陌生、提不起興趣,孩子有了興趣,自然會主動去了解,去發掘。 

      其次,曉晴善于將歷史人文和自然景物相結合,賦予每一處自然風物深厚的文化底蘊,引導女兒去感受這些。無論是漫山遍野的紅楓葉,還是波濤洶涌的黃河水,她都讓它們好像是從詩詞里、從歷史里穿越而來似的。旅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,孩子在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環境里耳濡目染,久而久之就被熏陶出了高尚優雅的情操。 

      更值得一提的是,曉晴很注重孩子在旅行中的參與感。在張家界旅行時,曉晴將“大權”交到女兒手中,女兒從出行裝備之齊全到路線規劃之嚴謹,以及在旅途中對家人照顧之體貼,無一不讓她驚喜。她說:“給孩子機會,你會發現自己會被他們像你關心他們一樣地關心、照顧且體諒著,那一刻,你能感受到自己是正被孩子愛且時刻放在心上的?!?nbsp;

     《跟著課本去旅行》讓我們領悟到在旅行中教育的真正內涵:尊重孩子的天性,讓興趣引領孩子前行。適當放手,給孩子一定的主導權,這樣的旅行才是有意義、有深度、有價值的。

     

    上一篇:沒有了

    下一篇:中小學生中國精神研學系列讀本

    女同自慰专区亚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