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記者近日從公安部獲悉,按照全國“掃黃打非”工作小組統一安排,公安部高舉“護苗”大旗,重拳打擊制作傳播兒童色情信息、淫穢色情漫畫和游戲、網絡“隔空猥褻”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活動,取得顯著成效。
-
統一教師著裝要三思
地方政府給教師統一發工作服、穿職業裝,在提升教師形象的同時,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教師群體的關懷。尤其是剛入職的新教師,穿著嶄新的職業裝登上講臺,往往職業使命感、自豪感油然而生。統一教師著裝,確實能對老師的儀容儀表起到規范作用,提醒教師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。但筆者認為...
-
積極引導孩子用好壓歲錢
壓歲錢看似小問題,但家長一廂情愿對其隨意處置,客觀來看并不可取。如何管、如何用,值得細細琢磨。
-
抓住關鍵小事培育孩子關鍵素養
本應是寒假期間的一次美好旅行,卻因一件小事而產生了很大的負面效應,這給所有家長都提了一個醒:帶孩子外出游玩,不僅要發揮向導作用,讓孩子玩得盡興、增長見識,更要擔負教育職責,對孩子可能出現的不良行為及時叫停、勸誡。
-
寒假過半,廣大中小學生正在收獲有意義的假期。但同時發現,有人借寒假之機違規舉辦競賽活動。對此,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了嚴肅查處,相關機構已發布沒有參與舉辦違規競賽的聲明。
-
競賽不加分,公平多一分
取消競賽加分,既是民之所盼,也是政之所趨。2022年9月,教育部明確已取消的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中,就包括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和科技類競賽。同時也要看到,上述一系列舉措意在“釜底抽薪”,保證絕大多數人在升學賽道的起點公平和過程公平,并非因噎廢食否定競賽本身的...
-
線上自習室莫要失去學習初衷
媒體報道總結了目前線上自習室的三大主要問題:背離軟件設計初衷,社交功能大行其道;付費監督形同虛設,花錢可能打了水漂;不速之客隨時闖入,自習之時遭遇騷擾。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歸到一個點,那就是平臺在謀求商業變現上“操之過急”,導致各種“幺蛾子”頻出,而實際的服務...
-
青少年模式如何“好用愛用”
青少年模式2019年以來在各大視頻、游戲、直播、社交等平臺試點并推廣。不少讀者表示,這一做法能夠在使用時段、時長、功能和瀏覽內容等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進行規范,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網,但具體功能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。
-
近幾年,網課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,不少學校通過會議軟件、直播平臺等開展教學活動。而以“網課爆破”為代表的網絡暴力也開始入侵在線課堂,不少師生深受其擾。前段時間,河南新鄭三中老師網課遭入侵后離世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。這一事件將“網課爆破”一詞推向公共視野。
-
“速成”心理咨詢師是忽悠而非解憂
面對花錢就可以速成的心理咨詢師,解憂還是忽悠就真成了問題。一方面是心理咨詢師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已5年多,另一方面是我國心理咨詢市場猛增至數百億元規模。剛需之下,交易必火,也難免讓不少培訓機構看到蓬勃商機。
-
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,學生視力負擔增加,一些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學習平板、智能臺燈、學習機時,會優先購買標有“預防近視”“低藍光”“無藍光危害”等效果的教育智能硬件。專家指出,藍光不是造成近視的原因,一些防藍光產品只是商家宣傳的噱頭,家長應理性看待?!伴L時間、近距離...
-
直播拆盲盒別打孩子的主意
盲盒消費、直播帶貨都是時下最熱的營銷方式,二者如果結合在一起,效果可想而知。在拆盲盒的直播間一擲千金者大有人在,連許多成年觀眾都難以自拔,遑論消費觀念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了??善胁糠种鞑ビ幸鉄o意誘導未成年人參與盲盒消費與打賞,做起了孩子的生意。
-
隨著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推進,學校家長委員會(以下簡稱“家委會”)這一組織的作用日益凸顯,逐漸成為連接學校、家庭和社會的橋梁,在推進家校合作育人,優化育人環境和完善現代學校制度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。但是,也有一些地方學校的家委會在運行中引發一些爭議。那么,家委會...
-
廣西跨省制售盜版教材教輔系列案一審宣判
近日,由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等六部門列為2021年度全國38起督辦案件和2022年全國青少年版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件之一的“4·02”案件,在廣西欽州市靈山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。
-
孩子閱讀問題要從心理上求解
?新聞中家長有激烈反應,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孩子,初衷可以理解,但不妥之處在于錯誤地將問題歸因于書籍本身,簡單地遷怒于書店。書籍到底是不是“毒品”,應該由相關審批、監督、管理部門說了算,只要經過正規的出版途徑,通過層層審核,擺上書架即有合法身份。任何個人都無權因個...
-
愿更多孩子在“摸爬滾打”中長大
爬樹,乍一聽像是兒戲,其實需要專門的技術。早在2012年,廈門大學便率先開設這門課程,而后國內一些學校陸續開展這項運動,受到熱捧。如今,杭州這所小學的攀樹課上了熱搜,不少網友紛紛表示“羨慕極了”“爬樹是每個孩子的夢想”“就應該多一點這樣的戶外課,而不是天天刷題...
-
購買志愿服務的“小聰明”該休矣
用購買獲得時長,再用假服務拿到真學分,這樣投機取巧的“志愿活動”,不但無法起到任何實際作用,反而會給成長中的高中生帶來不好的示范。各種違規獲取的時長,一經舉報被查實,就會被特殊標記,影響個人相關記錄。從任何一個維度來說,這樣的行為都不該被提倡,需要被嚴厲禁止。
-
2021年5月,有學生家長舉報教師王某某體罰學生李某某,造成李某某胳膊受傷。實際情況是王某某在課間制止李某某追趕同學、抓住李某某手腕時用力略急略猛,導致李某某手腕上有輕微瘀青,但不存在體罰行為。鑒于兩次投訴均不成立,教育局明確要求學校要依法維護教師合法權益,不...
-
入學的儀式感也面臨著諸多爭議。此前不少學校跟風舉行各式各樣的入學禮,曾引起網友吐槽。有不少網友認為,入學禮更應注重內涵,而不是一種形式。有專家則表示,作為入學儀式,學校舉辦入學禮還是有必要的,但以怎樣的理念來舉辦入學禮,就大有講究。入學禮最主要的是教孩子學會做...
-
?有一支筆,在這個暑假出了名。海南一所高中一個班級50多名同學,“被”老師發了一支點陣筆,筆頭旁邊的攝像頭能捕捉特殊紙張上的筆記,將筆記實時傳送,什么時候寫,寫了什么,老師都一清二楚。暑假作業必須用這支筆來寫,發的時候是免費的,用壞了,得賠償799元。
-
公安部摧毀一批涉未成年人色情網站、App
2023-02-24 16:25
-
共同抵制違法違規“黑競賽”
2023-02-02 16:11
-
如何守護網絡課堂空間
2022-12-20 10:29
-
防藍光產品未必能防近視
2022-11-30 11:11
-
讓家委會回歸協同育人本質
2022-11-17 13:50
-
堅持嚴管厚愛 依法維護教師權益
2022-09-07 10:57
-
家庭一年級入學禮,這種儀式感有必要嗎?
2022-09-01 10:46
-
與其盯著孩子的筆尖,不如盯著老人的腳尖
2022-08-24 14:53
-
選購兒童化妝品要注意這些問題
2022-07-08 16:35
-
對教師校外違規培訓“亮紅燈”
2022-05-11 15:37